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和乳汁中,偶尔也可在其它的体液中发现。像唾液、眼泪、尿和汗液。现已证实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传播。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无保护的两性性行为占70%和同性性行为占5%而感染的。
2.血液传播。5%的成人感染者是通过静脉吸毒、3%的是通过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而获得的。其它的像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可造成医源性传播日常的理发、美容用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或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能引起感染。
3.母婴传播。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给婴儿。
三、艾滋病如何才能传染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艾滋病毒方可由受感染者传染给别人。
1.皮肤或粘膜上的缺口。
2.带有病毒的体液交换。
3.病毒的数量、溶度、体液中以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溶度最高。
其实爱滋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
四、什么情况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目前认为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蚊子叮咬等。
五、感染者与患者的区别
感染者系指受到HIV的感染但没有发病。“病者”则指已有症状出现的艾滋病人。前者在外表或体内情况均与常人无异,但约有一半的感染者可在10年后发展成艾滋病者。如果受感染者是儿童,则其潜伏期会更短约40%在3年内便可转变为艾滋病者。对于成年人在被感染后也会有50%不发展成病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是长期的淋巴结肿胀、发热、体重骤减、极度疲倦、夜间出汗、腹泻、鹅口疮、一种口腔溃疡性疾患等。这些症状被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当免疫系统变得很衰弱时便可认为患上艾滋病了。这时的主要特征是伺机性感染的出现,如合并肺囊虫性肺炎或卡波济肿瘤等等。 但要记住在出现相关综合征时要注意鉴别诊断,因为一些症状并非艾滋病独有。
六、避孕套能有效地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七、献血能感染艾滋病吗
献血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