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将学生心理健康呵护与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践行育人使命。4月10日下午,“幼见阳光”学前心理赋能站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非遗十字绣体验活动”,将劳动教育与传统刺绣工艺深度融合,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活动开展前,学院率先在特殊教育三个班级进行试点。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创作出众多精美作品。通过一对一访谈了解到,学生们在刺绣过程中,不仅对非遗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还能在专注劳作中进行自我对话与和解,有效调节心理状态,实现了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良好成效。
活动当日,王晓丹老师以一段展示十字绣艺术魅力的视频引入主题,着重强调了活动在心理健康、文化传承和劳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围绕传统文化、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对活动充满期待,渴望借此实现身心成长。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交流、相互帮助,不仅熟练掌握了十字绣技巧,还在专注的劳动中舒缓了心理压力,真切感受到传统工艺的治愈力量。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分享刺绣心得,探讨如何将劳动中培养的专注、耐心等品质融入学习和生活。
展望后续工作,学院将基于本次活动成果,持续深化和拓展非遗十字绣体验活动,进一步凸显劳动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亲手实践、反复练习的劳动过程中,掌握扎实的十字绣技能,深刻体会劳动创造价值。此外,学院还将着重培养学生把非遗文化融入未来教学实践的能力,积极开展与十字绣等非遗项目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让更多的人通过劳动实践感受非遗魅力,全面发挥活动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和劳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