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BOPPPS有效教学设计与实作”工作坊

来源: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7

       为助力教师精准落地目标导向教学,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时代挑战,进一步加快新入职教师融入教学岗位的节奏,帮助其系统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提升课堂实战能力,近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武汉轻工大学全力行ISW国际认证团队张胜全和王丽丽老师,联合开展“BOPPPS有效教学设计与实作”工作坊。2025年新入职教师发展研修班全体成员及各院部骨干教师30余名参加活动,教务处副处长、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张宇主持活动,现代服务学院王娜、体育学院王劲松作为助理培训师组织活动。

       工作坊为期三天,分为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教学展示四个环节。924日下午,张胜全以《BOPPPS有效教学结构》为题作专题讲座,以问题为导向,为参会教师拆解有效教学逻辑与实践路径,以教学案例为切入,重点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导入(B)、学习目标(O)、前测(Pt)、参与式学习(P)、后测(P)、总结(S)六大环节的要领及其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强化认知,张老师精心设计了对比教学展示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传统讲授和“BOPPPS”教学设计两个模式开展10分钟现场教学演示,在直观对比中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BPOPPPS”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针对性、增强互动性、保障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接下来的两天里,参培教师们分成两个大组,在培训师和助理培训师的导引下,围绕BOPPPS模型展开两轮沉浸式微型教学设计演练,同步进行多维度的反馈与评价。教师们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反复打磨设计细节,在小组内轮流展示10分钟教学片段,现场氛围既有思维碰撞的张力,又有互助成长的暖意。培训师全程深度参与,对每位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聚焦教学环节与BOPPPS模型的适配度,对教学案例的适配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互动环节的可操作性等细节给出具体指导、助理培训师全程记录每位教师的演练亮点与待优化点,在培训师点评后补充实操层面的建议。参培教师们认真记录点评要点,主动与培训师、同伴交流设计思路的调整方向,逐步掌握BOPPPS模型的核心逻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小组分组演练

演练结束后教师们继续进行研磨

经过演练、优化后,26日下午进行了学习成果展示。两个小组结合前期打磨经验,各推选出一名教师代表:学前教育学院的周鹏雁老师,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反复刻板行为》为主题,聚焦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学重难点;通识学院的齐悦涵老师则围绕新闻摄影三种类型,带来了贴合专业实践的精彩教学展示,两位教师充分展现了三天来的学习演练成果与各专业教学特色。展示环节结束后,张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点赞她们将BOPPPS模型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巧思——如周鹏雁老师对特殊教育案例的准确选择让模型与教学重难点适配,齐悦涵老师围绕专业特点生动展现模型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认可她们在课堂节奏把控与互动设计上的成熟度。现场参与教师也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前测案例适配度”等方面进行积极交流,在肯定亮点的同时也从教学目标、环节衔接、内容逻辑、参与方式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形成了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良好研讨氛围。

三天的学习虽节奏紧凑,却让每位参培教师都收获满满,不仅深化了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认知,更在实战打磨中找到各自专业的教学特点,为后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筑牢了基础。本次工作坊集理论与演练为一体,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强化目标导向为关键抓手,助力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有效教学课堂,同时聚焦新教师成长痛点,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指导与实践演练,加快新教师对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教学技能的熟练运用,为我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