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8月26日,现代服务学院安检教研室组织开展新学期第一次集体教研,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负责人刘翊和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教研聚焦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新版课程大纲,详细解读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讨论分析大纲撰写要求和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考评方式、数据核算等关键要素,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专业负责人刘翊院长的带领下,对本年度的课程大纲进行了深入解读,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民航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此次解读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关键维度展开。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契合行业发展需求
刘翊院长强调,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核心导向。新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课程大纲紧密围绕行业实际需求制订,以培养能够熟练从事民航旅客安全检查、行李安全检查、货邮安全检查以及安检团队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安检基础、民航概论、航空法与安检法规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爆炸物、危险品、违禁品识别技术以及安检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探究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素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使其深刻认识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的优化也是此次课程大纲制订的重点。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各尽其责而又相互关联的特点,全面覆盖行业发展、岗位知识、核心技能等领域,为学生搭建起全面了解民航行业与安检工作整体框架。为确保教学内容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对标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教师们查阅最新版政策法规、发展数据,更新工作案例资源;相关课程之间和课程内部重新梳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依据课程目标和行业发展重构教学内容,增加智慧安检、智慧民航等数据信息和应用场景,使宏观了解和微观认识、专项训练和综合运用相辅相成,建构起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民航安检知识技能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在课程大纲中占据重要地位。新版课程大纲中对实践教学的设计较以往进一步加强,依托校企合作,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生动,实践场地从校内实训室拓展到机场安检工作现场,通过体验岗位环境、岗位设置与工作流程,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直观认知,学生可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安检工作,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
通过此次集体教研,安检教研室全体教师对2025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更加熟悉、理解更加深刻;对新版课程大纲的撰写要求更加明确,撰写思路更加明晰。全体教师将以此为指导,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而努力。
图 文:赵一多
初 审:邓昕玥
信息员:郑 博
终 审:刘 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