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育匠心 课程思政润幼苗 —— 综合教研室党支部教师斩获省级课程思政优秀典型案例

发布者:学前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5-23浏览次数:10

近日,综合教研室党支部王晓丹教师在党建引领下打造的《双翼启智”-读懂儿童的小心“思”》案例,获评2025年度黑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这一成果标志着教师“党建+课程思政”融合育人模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一、党建赋能:构建“三维联动”育人体系

学院党总支指导下,综合教研室党支部以“红色领航·铸魂育人”为核心,构建“支部统筹规划、党员示范引领、学科协同推进”的三维联动机制。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将思政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并通过“党员示范课”“红色备课组”等载体,推动支部教师深度参与课程思政改革。

二、课堂创新: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获奖案例构建“12345”思政建设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1中心),通过“双课堂+双思政”的双向引导(2引导),加之“三阶育人”、“三全育人”(3育人),围绕“五爱”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职业理想(4主线)思政建设模式,助力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引领、行为改变(5任务)强调实践育人,多层内化定落实,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沁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整体以BOPPPS模式展开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赋能,引导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情境-任务”交替递进,形成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的可鉴策略;课中岗课链接、“生师对话”、“双师课堂”,实现学生的知岗和试岗,对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提问和启发引导,渗透职业理想与职业情怀的同时,渗透“五爱”教育引领,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双课堂+双思政”双向赋能教学设计,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三、实践育人:搭建“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综合教研室党支部党建引领下,“劳育润心”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学生持续走进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展结对帮扶、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数据显示,学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心理危机学生人数为267人,2024年降至62人,同比下降76.8%,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整体心理状态持续向好。

此类实践活动以“实践育人”为核心,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认知,切实培养责任担当与实践能力。参与学生普遍反馈,通过沉浸式劳动实践,自身对“立德树人”的职业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情怀与专业认同感显著增强,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筑牢价值根基。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而党建引领恰似为其注入精神灵魂。”综合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曹蕊在谈及支部建设时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党建为动力引擎,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着力培养“信仰坚定、勇担重任、步履坚实”的新时代青年,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